Tuesday, October 31, 2017

為百年老校特刊而悲哀

今天的光華日報,副刊異言堂所刊載之專文內容。

Bottom of Form
为百年老校特刊而悲哀
异言堂  31/10/201718:13 文:老钟灵

笔者最近获赠一本《槟城钟灵百年校史》,从扉页至最后一页,完全没有看到一个正确的校名——钟灵!

该刊3页最后一行注明了母校校名的来源:徐洋溢拟定学校的名称,叫做“锺灵”,取钟灵毓秀之意,并就刣牛后18号阅书报社前后两楼权作校舍。既然校名源自“钟灵毓秀”,为何整本特刊违背先贤创校的原意“钟灵”,却给改成了“锺灵”?

校名“钟灵”取自“钟灵毓秀”是无可否认的事实。我们查遍所有辞书,从中国大陆到马来西亚的词典,只有“钟灵”,没有“锺灵”。也许两位中文系博士的编辑王慷鼎与陈是呈手头并没有华文词典(可悲!),以此作为借口。不过稍微注意报刊评论的该刊编辑,应该理解关心校名的校友多次呼吁别写错校名,从2015年《95年校史》迄今,已经超过5年了。马大中文系副教授王介英也曾多次在报上提出正名的文章。

然而从校内打听所知,为了坚持错误的校名“锺灵”,董事采取强硬压制,令校内老师敢怒不敢言。几年前一名校长曾经召集校内华文老师,商讨校名的正确写法,大家一致根据词典的规范写法“钟灵”,并且呈上给董事部。结果有关报告被搁置一旁,不了了之。

写错校名的始作俑者为一名董事,他以为校名繁体字的“鍾”,所以就武断简体字就是“锺”。殊不知此字只能作为姓氏,与校名“钟灵毓秀”毫无瓜葛。为此,他通过其中国公司的一名财务主任,写了一封公函,提出校名的简体字必须更改为“锺灵”的建议书。就这么的自编自导自演的闹剧,使校名写错了,更误导所谓的中文系博士。该属下在《锺灵95周年校史》里一篇文章写得极为好笑,因为钟灵是特殊名字,所以就可以肆意更改,改为错误的“锺灵”。依他的逻辑,那么槟城是特殊名字,它虽然源自槟榔(pinang),是否可以改为“宾城”或“兵城”?这是无知的说法,难以自圆其说。

更为好笑的是董事编了“约定俗成”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口号,说“锺灵”的写法是“约定俗成”。这是对华文肤浅的认识。大凡懂得一点语文知识的人都知道,约定俗成是要经过长时间,经过大家的实践认同后方能接受的,不是一两个董事说了算。此外,先贤给母校的名字源自“钟灵毓秀”,“钟”意涵“聚集”,“钟灵”意指“聚集天地灵气”。你的“锺”根本就与“钟灵毓秀”无关,是把校名与之切割,是姓锺家族创办的学校,你们怎样向先贤交代?

对于有关董事,笔者只想提忠告,不能捏造史实,胡改校名,刚愎自用,继续蒙骗千千万万的校友。


令人遗憾的是为了担任特刊编辑,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博士的王慷鼎与陈是呈无顾学术尊严,竟然被董事部拉着鼻子走,错写了母校校名。我们广大的校友想请教这两位中文博士,百周年特刊堂皇的校名也给你们改错了,你们怎么说?你们如何向母校和千万的校友交代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